从包头市某建筑规划设计单位退休的祁工老两口,这几年每年冬天都来奇村“猫冬”泡温泉,今年到了“房东”家未及寒暄就是一阵感慨。
感慨的不仅是外地来奇村旅居康养的客人,当地群众对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更是感同身受。
奇村党总支书记孙树林说:“打造省级‘千万工程’精品示范村,建设云中河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给奇村发展建设带来百年难逢的好机遇。”一位在奇村集贸市场开特色杂碎店的店主说:“我们村现在比城里都修得好!到了饭点儿客人很多,半后晌也有泡完温泉要来碗杂碎的外地游客。”
2024年,忻府区奇村镇奇村结合云中河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因地制宜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科学规划、合理地布局。当下,“三线入地”、立面整治等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已全部完工,特色农业、温泉民宿升级改造强力推进,“夕阳经济”“网红经济”“夜经济”新业态方兴未艾,一个环境优美整洁、充满生机活力的新奇村出现在世人面前。
为有效开展精品示范村创建工作,结合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提质增效及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奇村镇党委、政府制定《奇村镇“千万工程”乡村振兴精品示范建设实施方案》,选派到村工作大学生、抽调村内精兵强将,形成了一支以党员带头的,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高效务实队伍,坚持工作在一线开展、问题在一线解决、成效在一线检验。第一时间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发现的问题,充分听取和吸纳各建筑设计企业的意见建议,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任务,“网格化”“积分制”“帮代办”等实践中积累的办法和经验成为打造精品示范村的有力抓手。
在巩固提升创文、创卫成果的基础上,一年来,奇村集中实施了以“三线入地”、道路改造、立面整治、路灯改造等主要工程。
据统计,改造强电管线米。配套井室206座、温泉水管3738米、沥青道路改造66466平方米。道路改造工程以暖泉路、涌泉街、奇泉街、温泉大道工人疗养院以西为主要硬化范围,共计硬化道路2970米。立面整治工程邀请专业设计团队,突出各街特色,对风貌进行了统一提升。同时,村里建设篮球场、足球场、乒乓球场等体育场地,加大日常健身器材的投放,提升改造休闲运动设施。此外,还新建两处景观地标,对现有4处公共卫生间进行分类整改提升,修缮暖泉广场,增设喷泉景观。对建筑外立面进行了统一、综合整治提升。
工程施工期间正值经营旺季。施工期间,道路堵塞、温泉水管断裂、污水管道改造等问题严重影响民宿正常经营,加之路段施工还需要根据施工进度临时封闭道路,造成群众出行不便。面对这一系列棘手问题,村“两委”干部耐心、反复地做村民的思想工作,让大家知晓“今天的不方便是为了明天更方便”这一道理,明白只有损失暂时利益才能换来长远利益。同时,还组织力量为实施工程单位提供一切便利,千方百计督促施工队如期完工,努力将群众损失降到最低。施工期间又值雨季,严重阻碍工程进度。村干部与施工队及时预判,增加排水机械,确保下雨天仍能保质保量完成施工任务。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村“两委”要求设计方与施工队直接对接,组织设计方与施工方到工地现场进行核实确认。工程后期,为保证道路第三层沥青铺设工程按时保质进行,须对原已铺设二层沥青的路面进行清理洗涤。为不影响群众第二天出行,镇、村两级联合驻镇消防队,凌晨两点依然奋战在第一线,副镇长、村干部包段推进。一夜间,建成区道路上有洒水清洗道路的、有清扫街道的、有倒水送泡面的……
之前,奇村温泉民宿集中区的电力线、通信线、广播电视线等“三线”布局混乱、高低不一,私拉乱接、“飞线入户”等现象普遍,走在街上一抬头就能看到一张张“蜘蛛网”。对此,村“两委”联合移动、电信、广电、供电所等多家单位,用半年时间推进南高村主干道、奇南路、新建路、丁字路等主要道路逐步完成“三线入地”,彻底理清了村内道路上空的乱象。
奇村以奇南路、吉祥路、军民路、新建路、汽车站路、广场周围为整治重点区域,保洁总面积为374248平方米。村里严格按照“早上打扫、下午保洁”的要求,选聘24名清洁人员进行清扫。投入资金64万元,用于实施生活垃圾“清运一体化”工程,购买24马力“时风”三轮车3辆,“金刚608”自卸车1辆,道路清扫车1台。建立环境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委托第三方保洁公司,新增保洁、检查、考核三个环节。成立奇村环境卫生管理小组,专门负责日检查、月监督、年考核以及日常宣传引导,形成“镇——村——网格”三级环境整改治理管理体系。实行农村党员包胡同、包农户责任制,细化任务、明确责任、加强督导,将群众反映的垃圾卫生问题及时记录、及时报告、及时处理。
依托良好的果蔬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础和杂粮种植优势,村“两委”统筹区位禀赋,坚持“延链、补链、强链”发展理念,聚焦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在确保粮食生产稳定的前提下,完善“村民委员会+经济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以全面打造精品示范村为目的,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为抓手,以“三甜(西瓜、甜瓜、甜糯玉米)、一辣(辣椒)”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基础,高标准建设“双区”(高效种植示范基地和果蔬乐园)。通过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特色作物亩产量;通过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初加工设施设备配套、温泉旅游功能拓展,挖掘奇村农业产业的观赏价值、文化价值、休闲价值和经济价值,推动农业产业链、品牌链、价值链提档升级,努力将奇村打造成为产业融合创新的精品示范村。
在特色种植方面,发展“麒麟”西瓜种植650亩,建成相对集中连片大棚1300个,亩产8000多斤,两年一倒茬。广泛种植辣椒、甜玉米、红薯、“贝贝”南瓜、洋芋、大葱、菊花及小杂粮等多种作物,形成了多元化种植结构。建设占地83亩的果蔬乐园、10栋日光温室,完善了水、电、路等生产配套设施。建设占地1600亩的高效种植示范基地,通过提升灌溉设施,实现了“水肥一体化”。
将建成区进行科学的功能划分,在集贸市场建设小吃摊贩集中区,在大型温泉民宿连片区推出户外烧烤、夜间歌吧等项目,建设可供团体晨练步行的温泉大道;时令瓜果上市时,组织果雕、剪纸、花馍等农耕文化体验活动;组织夜演、夜购、夜宴、夜市、夜娱等活动,让游客体验地方特色“北路梆子”、摔跤“挠羊”……
下一步,奇村将紧扣“杂粮之都”这一金字招牌,运用“互联网+”“旅游+”“生态+”“文化+”“温泉+”等模式,拓展农业功能,推进农业产业与旅游、教育、文化、温泉康养等产业深层次地融合。打造集餐饮、娱乐、休闲、观光等元素为一体的“温泉康养产业链”,围绕“夕阳经济”“网红经济”和“夜经济”,实现“娱乐——购物餐饮——演艺——住宿”的夜经济闭环,丰富夜间经济消费业态,与忻州古城共创国家级夜间文化与旅游消费集聚区“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