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江城縣安身杰出的天然條件和資源稟賦,以發展特征產業為抓手,帶動大众就地就近就業,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在整董鎮曼灘村的小花糯玉米種植基地裡,大片蔥綠的玉米林展現在人們眼前,長勢杰出的玉米通過玉米須正向外界釋放“老练待掰”的信號。當地乡民玉教說家住曼灘村曼灘乡民小組,是基地的老員工,趁著晴好天氣,她和工人們一大早便络绎在玉米林中,干勁十足地快速掰扯著新鮮玉米,裝袋、搬運……力求在最短時間內把玉米送進加工廠。
“我們跟著老板打工,天天都有活做,玉米收完一季接著就種下一季,基地一天有二十余人,工錢做一天付一天,不拖欠。老板還是信赖我們的,我們寨子裡的十幾個人天天來做工,這裡離家近,我們也便利,白叟走路就能來到。”玉教說介紹道。
為保証“小花糯”的新鮮口感,當天採摘的玉米都是四至八小時內加工,確保不隔夜。在新鮮玉米送到的榜首時間,加工廠便有序分工,剝葉、去柄、分揀,把契合標准的新鮮玉米送進生產線加工,其他的將和剝下來的玉米殼另作青儲飼料處理。生產線上的新鮮玉米,在經過清洗、裝袋、蒸煮、高溫殺菌等多道工序后,便可加工成真空包裝鮮食玉米銷售。
雲南鄉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胡勝元說:“我們公司的廠就建在整董鎮曼灘村,有自己的種植基地,種有500畝小花糯玉米,一年的地租在60萬左右。周邊的老大众種有1000畝,都和公司簽著訂單協議,帶動老大众的直接經濟效益在500余萬元。老大众很願意跟著我們種植,加工廠就在家旁,拉過來就能賣錢。我們每天的用工在60余人,一年四季都有活做,一年大概要付出300萬的工錢。
小花糯玉米一年可種植三至四季,經濟效益可觀,且口感軟糯甜美,營養豐富,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雲南鄉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採取“公司+基地+農戶”的形式,與農戶簽訂種植合同,並供给種子和進行技術指導,待玉米老练后再以保底價收回,延伸质料收購途径的同時,帶動農戶穩產增收和就地就近就業。
“建廠以來我就在這裡打工,一個月有3500元,首要從事玉米殺菌作业。我自己家也種有70余畝小花糯,種子是老板供给的,玉米收了今后我們就拿來這裡賣,離家近,挺便利。”曼灘村曼灘乡民小組乡民趙志明說。
據了解,江城縣共引進雲南鄉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雲南尋尚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兩家企業發展壯大小花糯玉米產業,助力鄉村振興。现在,江城縣種植小花糯玉米4100畝,輻射帶動多個寨子的乡民就地就近就業和參與種植。瞄准“小花糯”產業杰出發展態勢,江城縣動員各個鄉(鎮)農戶積極種植小花糯玉米,促企發展的同時,穩定就業、助農增收。( 許天麗 劉思瑞 李超 唐瑞)
公民日報社概況關於公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协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