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指导
杂色玉米是“患病”了吗
日期:2024-09-21 作者: 技术指导

  玉米的色彩大都是白色、黄色或黑紫色,但有时咱们在商场上会碰到一些散布着杂色玉米粒的玉米。很多人忧虑此类玉米是不是“患病”的玉米?

  科信食物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副研究馆员阮光锋承受《我国顾客报》记者正常采访时解说说,杂色玉米其实是玉米天然杂交的产品。1根玉米棒子上有几种不相同的色彩的玉米粒,阐明至少有好几种从其他色彩的玉米植株上飘来的花粉给这株玉米授粉,而不是什么玉米“患病”了。

  阮光锋剖析说,玉米是被子植物,归于典型的异花授粉作物。玉米雌雄同株,雄穗在植株顶部,到了玉米开花的时节,雄蕊开花(散粉)会略微早于雌蕊开花(抽出花丝)。雄穗在开花的5天到8地利间里,能发生2000万粒以上花粉粒。玉米的花粉很小很轻,有点和风,老练的花粉就散落于植株周围数十平方米的空间,给长在同一株植株上或其他周边植株上的雌蕊授粉。假如有较微弱的风,花粉传达间隔可以长达300米,乃至更远。

  玉米雌穗一般长在植株上部往下大约6至7节处,花柱能伸到20到30厘米,乃至更长,看上去像“胡须”相同,一起,雌穗的花柱上还有许多细微的分叉,花柱的外表排泄有黏液,这些都是为了承认和确保可以在雌穗开花的10天左右时间里捕捉到从雄蕊飘落下的花粉。雌穗的每根“胡须”都连接着一个子房,一根玉米的几百个子房全都受精发育了,就能布满一个完好的玉米棒子。

  假如雄蕊开花时,风比较大,花粉就会被吹到间隔比较远的玉米植株上去,给那儿的雌蕊授粉。而给自己植株雌蕊授粉的,却可能是其他植株上雄蕊吹来的花粉。

  假如玉米籽粒的色彩本来是黄色的,可是吹过来的另一株玉米花粉所带的基因是紫色的、黑色的或赤色的,那么,长出来的玉米棒子就色彩斑斓。这种花粉带来的色彩等性状改动的效应被称为“直感效应”,本质上是玉米的天然杂交。天然杂交并不是坏事,由于来自不同植株的花粉,二者的遗传性差异较大,受精后发育成的子孙往往具有较强壮的生命力和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