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刚强领导下,云南边远地方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开展获得前史性成果,出现一幅“边民富、边关美、边远地方稳、边防固”的美丽新画卷。为充分体现新时代云南边远地方地区建造成果,献礼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75周年,“学习强国”云南学习渠道联合云南8个沿边州(市)级学习渠道、云南网,推出“沿着边境看我国·体会有一种叫云南的日子”系列策划,带你一同沿着边境沉溺式体会“有一种叫云南的日子”,领会“疆”山如画,见证安居乐业。本期让咱们一同走进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整董镇曼滩村曼滩乡民小组。
在祖国西南边境,有一个美丽的传统古村落——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整董镇曼滩村曼滩乡民小组。这儿寨子、田园、河流、雨林彼此烘托,吊脚楼、竹篱笆、花木果树彼此润饰,自然风光俊美,风俗风俗共同,身临其间,便能感受到满满的夸姣味儿。
曼滩村与老挝毗连,是一个以傣族为主、多民族聚居的村落,共有113户448人。在这儿,你能见到极具傣族竹楼修建特征的民居。这些民居年代久远,最早的一批建于1915年曾经。
同样是干栏式修建,这儿的修建却自成一体,独具匠心——整栋房子用数根圆木支撑,修建格式为一楼一底:上层用来日子起居,基层用来堆积杂物;房顶由瓦片铺就,不光可以遮风挡雨,还使屋内凉快通透。
曼滩连片的传统民居背靠青山,面朝平阔田园,散发着古拙安静的气味,具有较高的前史价值和修建价值。2014年,曼滩被列入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录,2018年,当选普洱“十大前史修建”。
为进一步加强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维护与使用,2016年以来,曼滩累计投入资金超1500万元,依照“如旧建新”的准则,对有上百年前史的房子进行了外部结构翻修;并稳步推动活动场所、串户路硬化、乡村风险房子改造、出产路途改扩建、电网改造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建造工程,古村落有了新气象。
沿着洁净整齐的石板路一路向前,咱们遇到69岁的乡民赵新祥,谈到寨子的改变,他不由得点赞:“这几年曼滩村的改变太大了,房子修好了,路也铺平了,条件比曾经好了不止十倍。”
人居环境渐渐的变好,开展思路也渐渐变得活。这几年,曼滩村改变了以往相对单一的工业高质量开展形式,在农业栽培方面,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边境区位优势,开展特征工业,并按时节轮种玉米、瓜果等农作物,进步土地使用率,促进工业链开展。在服务业方面,引导乡民们经过开傣族服饰订制小店、开农家乐等方法,发挥本身优势和能动性,在家门口挣上钱。
乡民赵海婷但是个大忙人。她家本来只种茶叶、橡胶,现在还种起了灯笼果、小花糯玉米,空闲时刻她还会外出打工。她边干活边笑道:“现在每天都有收入,比曾经多了好几倍,条件比曾经好太多了。”
边境线不仅是国界,更是促进友谊与一同开展的桥梁。日子便当、日子兴旺、生态迷人的曼滩,到现在已招引了15位老挝籍女人跨越国界、嫁到曼滩。
在曼滩村口的小集市上,老挝籍女人玉欢正在售卖自己做的特征小吃。玉欢和老公岩罕哩于2010年成婚,婚后一直在曼滩村日子。2020年末,小两口开了个小吃店,售卖老挝咖啡、老挝小吃和傣族小吃。由于滋味正宗、重量足,小吃店每天生意都不错。“来我家吃东西的都是熟人,我们都爱这个滋味。我嫁来我国14年了,很喜欢我国这边的日子。”玉欢说。
稻田平阔、林茂竹密、古居安静、溪流潺潺,远眺曼滩,眼之所及尽温顺、曼妙与夸姣。曼滩的日子,日日向前;曼滩的故事,还在持续。未来,这个边境古村必将焕宣布更多的活力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