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是绿色、健康的种植概念。”上海亿家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周玉平坚定地说,“我们大家都希望能让更多种植户有培育土地的观念,这样才可以让发展良性循环。这不仅是我们这一代的事业,更是为了后虑。”
1986年出生的周玉平,现在的身份是临港新片区万祥镇的“新农人”。而在返乡创业之前,周玉平曾在张江一家集成电路公司工作过8年,是一位典型的张江IT男。
从码农到新农人,身份转换跨度确实有点大,以至于当周玉平去年做出这个决定时,亲友们100%反对。但周玉平到农村创业,绝非一时的心血来潮,决定创业时,他思考将近半年。“农业于我而言,是可以一生耕耘的事业,”周玉平说。
羊肚菌是周玉平创业的第一个切入点,因为它更适合在冬天种植。在夏季,上海的大部分农业用地作为基本耕地要种植水稻,这是一个不能更改的底线。
但周玉平发现许多土地在冬季是闲置的,于是决定种植羊肚菌来提升整体收入。而且种植菌类能改善土壤环境,对第二年种水稻有帮助,这更加坚定了周玉平的决心。
在稻菇轮作的基本模式稳定之后,周玉平发现本地农业市场同质化的问题非常严重。为此,他引入和培育羊脂籽大米、申雪甜玉米、草莓番茄等一批新品种,打造自身的竞争新优势,并连续两年参展浦东新区农博会。
上海亿家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发展至今,核心优势是他们自研的有机肥和土壤改良技术,这也是周玉平最引以为豪的成果。“以前要花五年甚至八年的时间养土地,我们大家可以用两年达到差不多的效果。”
2023年8月,周玉平等人从上海万祥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接手了一块土地。这块土地已经连续耕种十几年,因为长期大量使用化肥,土壤严重盐碱化。而到今年九月份,在周玉萍等人持续使用一年有机肥之后,土壤已经基本回到正常状态。“这就是我们的优势。许多农户觉得养地是个烧钱的事情,所以不愿意做。但我们愿意在这一个方面加大投入。”
制作有机肥的原料并不罕见,秸秆、树叶和各种生物肥料等。但上海亿家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利用这些废弃物制作有机肥料,才有效改良土壤,让农业发展良性循环。处理秸秆本就是种植户和地方政府每年都要面临的难题,把秸秆制作成有机肥不但可以改良土壤,更能节省大量处理秸秆的资金和人力成本,让多方受益。
8090创客中心是周玉平参与打造的一个新项目。利用村内闲臵的土地资源,打造共享菜园,利用互联网宣传吸引各行各业的年轻人来体验农作物种植。
“我想推广健康绿色的一种生活方式。”消费者们在空闲时间能体验平时接触不到的乡村生活,享受绿色有机的新鲜蔬果,从而关注饮食健康、形成绿色的生活理念,这才是共享菜园真正要提供的。
这一个项目的意义又不止于此。周玉平希望这个项目能培养年轻人对农业的兴趣,给他们提供非间接接触田野的机会,从而吸引更加多的年轻人投身于农业。因为“起码就个人而言,我相信农业是个值得耕耘一生的领域”。
通过这种渠道,周玉平也希望进一步推广自己可循环的种植理念。让更多种植户意识到土壤管理是种植流程的重要部分,不可以忽视土壤质量对农作物的影响。
农业发展不应止步于一个人的耕耘和努力。“现在已有的技术和成果是基本盘。”周玉平自信地说道,“我们肯定希望能和更多的农户一起,让万祥镇的农业形成规模化,打造一个响亮的品牌。”今年,万祥镇农发公司还把属下的35亩大棚租给了团队。
如今的周玉平,“要么在农田里,要么在去农田的路上”。一门心思扑在农田上的周玉平,平均每天待在农田基地的时间超过10个小时。
时下,慢慢的变多的都市的年轻人开始注重保持身材、减肥、健康饮食和预防疾病,轻食也因此广受追捧。周玉平说,下一步,他打算利用这些大棚种植赤松茸、蓝莓、草莓、番茄、水果玉米以及水果洋葱。
“我们有生产基地,最新鲜的有机蔬果货源能够保证。而且,做贸易的时候,我积累有开连锁店的经验。”对于“8090新农人”团队的未来发展,周玉平信心满满。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